国家发改委:将继续配合国台办做好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相关工作
5月15日,助力台企11条暨台商参与新基建政策说明会在京举行。(中国台湾网 发)5月15日,国家发改委、国台办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等十部门连系颁布《关于应对疫情分身做好支持台资企业成降血糖茶,长和鞭策台资项目有关事变的通知》。当天,助力台企11条暨台商参与新基建政策说明会在京举行,国家发改委港澳台办副主任郑持平在会上介绍了《通知》出台背景和首要内容。
郑持平介绍,在大陆分身鞭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事变中,广大台胞台企与大陆同胞同舟共济、共克时艰,踊跃捐资捐物,并积极响应政府复工复产呼吁,做出了宝贵贡献。下一阶段,国家发改委将按照党中间国务院对疫情防控事变和经济事变做出的全面系统安排,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对立稳中求进事变总基调,以更大的宏观政策力度对冲疫情影响,刚烈实施扩大内需计策,继续深化市场化更始、扩大高水平开放,全力做好六稳和六保事变,千方百计帮扶企业度过难关,敦促经济发展尽快光复到正常轨道,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郑持平表示,2018年以来,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重要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颁布40周年吊唁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国台办连系国家发改委先后出台了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互换合作的31条法子和26条法子,率先同广大台胞台企分享大陆发展机遇、为台胞台企垂垂供应同等待遇,促进两岸融合发展。在当前形式下,我们要继续敦促落实落细31条法子和26条法子,同时,也要混为一谈地支持帮手台企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给台企的投资、生产、经营变成蘆洲當舖, 的困难。为此,国家发展更始委、国台办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等十部门连系下发了《关于应对疫情做好支持台资企业发展和鞭策台资项目有关事变的通知》。
郑持平介绍了《通知》的首要内容。
首先,混为一谈地支持台资企业复工复产。今年2月以来,大陆各级政府出台一系列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政策。《通知》提出要确保台资企业同等享受中间和地方出台的各类援企稳岗政策,协助解决台资企业在复工复产过程中碰着的困难。同时,要参照鞭策重大外资项方针做法,重点处事好重大台资项目。对于台资企业复工复产、重大投资项目,按照《国务院关于授权和奉求用地审批权的决定》等政策文件和放管服哀求做好用地保障处事,鼓舞鼓励试探推行有效紧缩项目落地震工周期的标准地供应更始,加快台资项目落地,并为台资企业参与本地重大项目供应同等待遇。
其次,积极支持台资企业增资扩产。旧年11月出台的26条法子已提出鼓舞鼓励各地依照地方实际,为台资企业增加投资供应政策支持。《通知》进一步哀求各地依照地方实际,在法定权限内研讨出台用地、用能、用工等方面具体法子,为台资企业增资扩产供应政策支持。同时,哀求全面落实境外投资者以分拨利润直接投资暂不征收预提所得税政策动定,支持台资企业以分拨利润举办再投资。
当前,大陆正积极鞭策海南自由贸易港拔擢、粤港澳大湾区拔擢、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区域发展计策和自贸实行区拔擢,将为包括台资企业的各类企业供应更多的发展机遇。大陆还重点支持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国家级新区、承接财富树范区内重点园区加强底子行动办法和公共处事平台拔擢,提升承接财富转移能力運動世界,,这也将为有财富转移需求的东部地区台资企业供应更好的投资环境。
第三,落实税费减免、强化金融支持。《通知》哀求各地对符合条件的台资企业按规定免征或减半征收社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为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台资企业供应优惠和不同化的金融处事。鼓舞鼓励符合条件的台资企业在大陆上市融资,为符合条件的科创型台资企业在科创板上市供应支持,也鼓舞鼓励台湾金融机构把握大陆減肥茶推薦,金融范围自主开放新机遇,参与两岸金融合作。
租車,此外,《通知》还哀求有条件的地方可研讨出台减免物业租金、低沉生产要素成本、加大企业职工技能培训补贴等支持政策,符合条件的台资企业可同等申请享受。
第四,尽心全意为台资企业做好处事事变。广大台资企业是大陆更始开放和经济社会拔擢的重要参与者。有关部门将继续配合国台办,共同指导各地有关负责单位去痣方法,加强与本地台资企业协会、重点台资企业等沟通互换,积极回应台资企业关切诉求,切当庇护台资企业合法权益。同时,要发挥好各级中小企业公共处事树范平台传染感动,为台资中小企业供应政策治療脫髮,、技术、打点等方面处事。
第五,积极助力台资企业危中寻机。近年来,大陆新财富、新业态、新模式持续兴起。本次疫情也使得我们敦促财富数字化升级和消费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和告急性进一步突显,新型底子行动办法、电子商务等范围均面临新的发展机遇。《通知》在这些方面也大白了一些政策法子,希望能对台资企业危中寻机供应帮手。
郑持平表示,国家发改委港澳台办将继续配合国台办做好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互换合作相关事变。欢迎更多台商朋友继续扎根大陆,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紧紧抓住大陆区域调和发展、行业高质量发展和市场消费升级带来的巨大机遇,实现企业更大的发展。
頁:
[1]